8月25日,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贸易”)将其子公司国投国际贸易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国贸青岛”)100%股权及债权再度挂牌北京产权交易所,转让底价定为12720万元,较半月前首次挂牌价直降1592万元。
短短一个月内两度挂牌、果断降价,折射出央企正加速从非主业领域退出,聚焦核心业务的战略决心。而这家位于青岛港(601298)畔的企业最终会花落谁家,又能否借易主带来转机?
齐鲁财研社第1067期
本次转让标的企业国投国际贸易青岛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注册资本金7500万元,是国投贸易在山东投资的唯一一家公司。
在业务布局上,国投国贸青岛经营范围广泛,涵盖食品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日用百货销售、化妆品批发等多个领域。
不过,分析财务数据可以发现这家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根据最新财务报表,截至2025年5月31日,国投国贸青岛营业利润为-335.34万元,净利润为-335.64万元易策略,负债总计16157.94万元,负债规模远超7500万元的注册资本,企业财务压力可见一斑。
更严峻的是,这种亏损状态并非短期现象。据2024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国投国贸青岛公司年营业收入为-768.44万元,营业利润为-2703.3万元,净利润为-2658.12万元。不仅凸显企业经营能力不足,也反映出其商业模式可能存在问题。
尽管经营业绩不佳,国投国贸青岛仍拥有相当规模的实物资产。
据国投贸易官网信息显示,国投国贸青岛旗下有拥集物流仓储、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园区,该园区地处青岛市黄岛区长白山(603099)1000号,毗邻青岛前湾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从硬件配置来看,这座物流园区的规模与配套也颇具竞争力。园区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内部配套设施完善,包括约4000平方米的综合交易大厅、约1.6万平方米的综合仓库、约1700平方米的物流加工车间,以及6000吨容量的食用油储罐等。
这些基础设施在港口物流领域具备相当价值,也很可能成为潜在投资者重点关注的资产亮点。
从更大背景来看,此次转让行动契合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
2025年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要求央企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优化产业链布局。国投贸易此次转让非主业资产,正是对这一战略方向的积极响应。
作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国投集团”)的旗下子公司,国投贸易承担着集团核心贸易平台的功能,但近年面临传统业务增长乏力、新增长点尚未成型的挑战,市场环境变化令转型迫在眉睫。
值得注意的是,国投集团近期完成了重大重组整合,将国投矿业部分资产与国投贸易合并,成立了“中国国投实业控股有限公司”。7月16日,两家公司重组完成,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国投实业,注册资本增至50亿元,业务范围拓展至创业投资、新材料研发等领域。
新组建的国投实业将聚焦于钾盐产业,打造全球战略稀缺资源投资运营平台。
在这一战略转型背景下,像国投国贸青岛公司这样既不属于核心业务范畴又持续经营不佳的子公司,被列入剥离范畴也就在所难免。
当然,从市场角度看,此次转让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多个因素。一方面,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为全球重要港口,其周边物流资产长期来看具有增值潜力;另一方面,如何盘活现有资产、实现转型升级,将是新实控方需要面临的现实挑战。
关注后易策略
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